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 成都市小学黄页
学校介绍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原成都市新苗小学)地处三环路以外的距簇桥古镇西南2公里的新苗社区,现占地约24亩,前身为新苗村铁河小学,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
2003年7月前,学校是一所偏僻的村小,占地约16亩,教师15人,教学班10个,学生500余人。
学校建筑面积1954平方米,学校无专用教室,无功能教室,办公设备简陋,学校教育质量处于簇桥地区末尾水平。
2003年8月1日,学校归为区教育局直管,更名为“成都市新苗小学”,同年11月,与成都市桐梓林小学结对捆绑,共同发展。
2009年9月,与成都市红牌楼小学结对捆绑,联体发展。
全校教职工紧抓“捆绑”发展机遇,认真分析学校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办学条件差。
校舍破烂,室内常无法避风雨; 教学设备短缺,教师全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教学,甚至体育课很多时都在教室内完成,无一间功能室。
第二,管理水平低,管理缺乏活力。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学校领导无条件外出学习,也无研究基础,主要是经验型粗放型管理,缺乏现代管理理念;还由于当时村小受中心校直接管辖,导致学校领导无必要的管理自主权,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领导进取心不足,得过且过,管理效率低下。
第三,教师队伍差。
师资短缺,1个教师几乎包1个班,人均周课达27节,且无专职教师,教师所教学科不固定,随时调换学科,根本就无法培养学科教学骨干和形成专职学科教学队伍;2003年,教师学历大学本科仅4人,专科有3人,其余是中师学历;教师整天应付课堂教学,无精力也无条件学习与研究,教学水平与能力停滞不前,甚至不能应对学生情况的变化。
第四,缺少教育合力。
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间,常是各自为阵,难以相往来,更不用提合作,因此形成孤独、封闭式的教育,学生行为习惯很差,较严重的影响学校教育质量。
近年,学校坚持“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荣辱共担” 的“捆绑”主旨,针对以上原因,充分利用好上级部门对学校的大力支持的优势,运用远程教研、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培训交流“捆绑”策略,为教师发展铺路;实施开两校展学生活动交流、节日联展共演、创建桐新图书站“捆绑”举措,为学生成长奠基。
四年来,新苗小学在武侯教育局高质量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引领下,抓住改造薄弱学校的良好契机,积极主动地借助捆绑发展战略优势,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道上开拓前进。
目前,学校有26个教学班,学生1300余人,其中,本地户口有230人; 在岗教师62人,支教教师1人,本科学历达78%。
在硬件方面,学校的专用教室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各项1个,网络教室两个;远程系统、光纤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室内设施设备基本能保障正常教学使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已形成特色;已经建成B级并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学生食堂,已经完成水网、电网、校园电话网、校园电视网以及Inter网等“五网”建设。
捆绑后的新苗办学质量显著提高。
学校已获得中央教科所教改科研先进实验学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快乐教育实验基地、成都市市民终身教育学校、新苗社区家长学校、武侯区绿色学校、簇桥安全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3月荣获四川省政府普教成果三等奖,是城郊小学唯一一所学校。
《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教育》、《教育科学研究》、《今日武侯》、四川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新苗小学的教育教学、科学管理、先进个人等作了多次宣传报道,全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1年8月,武侯教育为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校园落成并投入使用,学校更名为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校园占地15105.2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4007平方米,36个教学班办学规模,投资2000万元。
新的学校,将在李镇西校长的带领下,继续深入“实验大师思想,践行平民教育”,把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有机融合,以“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苏霍姆林斯基平民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为教育发展目标;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办学追求;以儿童阅读构建书香校园,丰富师生精神,实现和谐发展,创办和谐社会平民教育典范的实验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校园环境
基本信息
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属性:区重点
性质:公办
类型:小学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新苗西街100号
联系电话:028-69367944
以上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公开数据信息,如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微信公众号: cmypsc888 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