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南门口小学 - 衡水市小学黄页

衡水市南门口小学

学校介绍

衡水市南门口小学位于衡水市胜利路南门口东小街一号,校园占地面积5202平方米,现为国办三轨制完全小学,隶属于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现有18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55人,学生1321人。

学校始建于1946年。

1945年12月,衡水县城解放。

当时的任县长王荣华在全县次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兴办教育的号召,并及时办起教师培训班,一些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在战争的废墟中办起了一个个教学班,衡水的小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轨。

1946年初,分散在衡水旧城区内东、南、西、北门口四个村联办的初级小学成立。

初建校时,四个年级分设在四个村里的民宅中,只有教职员工8人,学生几十人。

1953年合并为一所初级小学,校址在原城南门里一家财主的旧宅中,属县直小学,先后由李金涛、闫官合、马秀贞等任校长,校名为“南门口小学”。

此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到1958年,已经成为完全小学。

1948年,衡水县人民政府在滏阳河边建起了一所国办高级小学——阜丰小学,选派师范毕业的教师任教,被称为衡水县“小宝塔”学校。

1963年,衡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南门口、阜丰小学均被冲垮。

党和国家关心灾区人民,彭真同志亲自到衡水视察,并拨款修建被洪水冲垮的各类学校。

1964年春天,由政府拨款12万元,县教育科郭绍文同志操办在南门口村东小街(学校现址)重建新校舍,同年11月,县教育局将原阜丰小学和南门口小学合并迁入新址,学校更名为“衡水城内小学”,并任命梁其云同志为校长,同时调入一批教学能力较高的一批中青年教师,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文革期间,学校更名为“要武学校”,由“造反派”组织和工宣队领导,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师被批斗,学校一度停课。

1968年,学校复课,1969年,增设初中。

1973年,又增设高中班。

1977年高中班撤销。

1980年1月,遵照教育部《关于办好一批重点小学的通知》精神,学校仍被定为县重点小学,1988年撤销初中班恢复为完全小学。

1983年,衡水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衡水市南门口小学”。

这一时期,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学生数量由1964年迁校时的500余人增至1400余人。

但由于八十年代后市区建设重心西移,学校地处老城区,交通不便,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学校一度采取二部制教学。

基本信息

地区: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属性:普通

性质:公办

类型:小学

学校地址:南门口街与胜利东路交汇口东南

联系电话:0318-2198126

以上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公开数据信息,如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微信公众号: cmypsc888 删除或修改


相关主题: